■
內容簡介
每天,我們都有機會去關懷別人--不論在家中、職場、在街上或電話中,我們都盡己所能。但是心中總會浮現一些疑問,使得原本單純的關懷變得複雜:「我這麼做能得到回饋嗎?」「做多少才夠呢?」「我怎麼處理別人的痛苦?」及「如何做才真的有幫助?」
在這本書實際的助人寶典裡,作者從這些困惑中闢出一條道路。不論您身為助人的專業份子、義工、社區的服務員,或只是扮演一個好朋友、好家人嘗試滿足他人的需要,都能從書中得到真切的支持和鼓舞。
書中引述了許多真實而感人的故事:一位家庭主婦帶著動物去老人院探訪那裡的老人和精神病患,盼望能鼓舞他們;一名傳教士在尼加拉瓜發生暴動的晚上,和受傷的革命份子躺在一起等死。一名警員對著站在屋簷上抱著嬰孩準備要自殺的男子,進行策略性的勸導;以及育嬰室的護士,寧可讓生命垂危的嬰孩在她的懷裡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,也不願放他在保溫箱裡孤單度過死去。
從這些故事和作者的思緒引領當中,我們發現了潛藏於關懷行為裡的力量和智慧,澄澈而發人深思。本書提醒了每一個人,自己便是豐沛的資源,愈能敞開心去體會他人的苦難,愈能貢獻出對方所需要的幫助;而服務更促使我們品嚐到生命中最喜悅甜美的時刻。
■
作者簡介
拉姆•達思(Ram Dass)史丹佛大學心裡學博士,任教於哈佛大學、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。自1960年開始,積極投入於意識的研究,研究伙伴包括賴瑞(Timothy
Leary)、赫胥黎(Aldous Hiuxley)、華茨(Alan Watts)等等。1967年他前往印度深入意識研究,那時他所跟隨的導師為他取名為「拉姆•達斯」,意為上帝之侍者。自此不論是著書、錄製錄音帶或演講,他都致力於東方的精神哲學融入西方的思想裡。他於1973年成立了哈努曼基金會,為西方人設計了各種強化精神意識的課程。1985年他被選為席瓦基金會的主席。多年來,「服務」一直是他獲取心靈自由所憑藉的方法。
■ 推薦序
置身生命的靶心
人生的創傷,最深最苦最傷最痛,就在心願情愛,最重大最長久幾近無所不在,就在天下道義。情愛不可解,道義無所逃,此所以創傷不可解,創傷也無所逃,因為創傷都從情意的錯過與理想的沉墮而來。你總是愛親,總是擔當道義,愛親心結,道義重擔,創痛有如天羅地網般無可避免。心愛了,道義也盡了,不可解也就不必解,無所逃又何必逃,情累重擔依舊在,有創痛也等同沒有創痛,不僅化解創痛,且造就了福分。
本書作者以專家身分,現身說法,在人物有命的限定,與人間有緣的錯過間,通過人生有心的投入引領,心生善緣,而緣造好命。創痛原是可以避開的,甚至是個轉機,做一扭轉乾坤的翻越,而化成了福分。書中以實例來解析描述,創痛是考驗,也是磨難,心可以轉創痛為福分。
王邦雄 ~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
知名作家及演講者,著作豐富,其中包括『緣與命』、『人生關卡』 及『世道』等書。
|